好康分享

第五篇 如何做好扶輪社的節目主委

2025/08/28

好人客扶輪開講系列
永和社 程聖民PP Frank

第五篇 如何做好扶輪社的節目主委


擔任扶輪社的節目主委是一個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角色,負責規劃並安排每週例會的內容,以確保社員的參與度、學習性與聯誼性。以下是如何做好扶輪社節目主委角色的幾個關鍵要素:
一、 理解扶輪宗旨與四大考驗
1.扶輪社的核心精神是「服務」與「友誼」。節目內容應以此為出發點,體現扶輪的價值觀。
2.節目設計應符合「四大考驗」(是否一切屬於真實?是否各方得到公平?能否促進親善友誼?能否兼顧彼此利益?),引導社員在言行舉止上思考扶輪精神。
3.融入扶輪知識,定期安排與扶輪相關的知識分享,例如扶輪的歷史、傳統、核心價值(正直、多元、服務、領導、聯誼)、以及國際扶輪的各項計畫等,讓社員更深入了解扶輪。
二、 多元且具吸引力的節目規劃
1.均衡五大服務: 扶輪有五大服務(社務服務、職業服務、社區服務、國際服務、新世代服務)節目應盡可能涵蓋這些面向,讓社員了解扶輪工作的廣泛性。
2.邀請多元講者: 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學者、企業家、社福團體代表等擔任主講人,分享知識、經驗與觀點。這不僅能開拓社員視野,也能促進職業交流。
3.主題與時事結合:
結合時事議題、社會趨勢、地區重點等,規劃具有討論性和啟發性的節目,讓例會內容更具意義與吸引力。
4.社友參與:
鼓勵社友們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生活故事、服務心得等,增加社友間的互動與了解。例如,可以安排「社友時間」或「職業分類演講」。
5.聯誼與活動:
除了知識性節目,也要安排輕鬆有趣的聯誼活動,例如生日慶祝、結婚週年慶、家庭日、爐邊會、體育活動(如高爾夫、登山)、聯誼餐會等,增進社友情誼與家庭參與。
6.考慮多媒體形式:
除了傳統演講,也可以考慮播放相關影片、進行小型座談會、案例分享、辯論等多元形式,增加節目的生動性。
三、 有效的籌備與執行:
1.提早規劃:
提前擬定年度節目計畫,並定期召開節目委員會會議,討論與確認節目內容、講者人選、時間安排等。
2.建立講者資料庫:
積極建立潛在講者名單及聯繫方式,以備不時之需。
3.詳細協調:
與講者充分溝通,確認演講主題、時間、內容方向、所需設備等,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4.流程順暢:
確保例會流程順暢,包括主持人介紹、演講時間掌控、問答環節、感謝狀致贈等。
5.危機處理:
預想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例如講者臨時缺席、設備故障等,並準備應變方案。
6.團隊合作:
節目主委並非單打獨鬥,應充分利用節目委員會的成員力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同時,也要與其他委員會(如公共關係委員會、社員委員會等)保持溝通與合作。
7.收集回饋:
在例會結束後,可以透過簡單的問卷或口頭詢問,收集社員對節目的回饋意見,作為未來改進的參考。
四、 提升社員出席率:
1.趣味性與相關性:
確保每週例會節目有趣味且切題,讓社員覺得有所收穫,自然會提高出席意願。
2.宣傳與預告:
提前透過社刊、Line群組、社團網站等方式,預告下週的精彩節目內容,吸引社員期待。
五、 面對挑戰:
1.尋找合適講者:
有時尋找合適且願意無償分享的講者可能是一項挑戰,需要廣泛的人脈與積極的邀約。
2.平衡不同需求:
社友的興趣與背景多元,如何規劃出能滿足大多數人需求的節目,需要細心觀察與規劃。
3.時間壓力:
例會通常每週舉行,節目的準備與執行都需要時間,如何有效管理時間是關鍵。
4.創新與變化:
長期下來,節目內容容易流於單一或重複,節目主委需要持續思考創新與變化的方式,保持新鮮感。
總而言之,做好扶輪社節目主委,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與創新思維,更要對扶輪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熱情。透過精心規劃與執行,讓每週例會成為社員們期待的知識交流、聯誼互動與共同成長的平台。

擔任扶輪社的節目主委是一個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職務,因為例會節目是扶輪社凝聚社員、傳遞扶輪精神、增進社友知識與情誼的核心。要做好節目主委,以下是一些關鍵的策略和建議:
一、了解扶輪宗旨與社團特性:
* 四大考驗與扶輪精神: 節目內容應與扶輪的「四大考驗」(是否一切屬於真實?是否各方得到公平?能否促進親善友誼?能否兼顧彼此利益?)和「超我服務」的精神相符。避免流於商業推銷或政治、宗教活動。
* 社員多樣性與需求: 扶輪社的社員來自各行各業,背景多元。節目應考量不同社員的興趣、專業和需求,力求多元化,兼顧知識性、趣味性、聯誼性和啟發性。
* 例會目的: 例會不僅是聯誼,更是社員共修、學習、激發服務熱忱的場所。節目不宜過於嚴肅,但也不應僅限於娛樂。
二、精心規劃節目內容:
* 長期規劃與均衡性:
* 年度規劃: 與社長及理事會共同制定年度節目大綱,涵蓋扶輪四大服務(社務服務、職業服務、社區服務、國際服務)以及扶輪基金、公共形象等主題。
* 四大服務平衡: 確保節目內容能均衡推廣扶輪社的四大服務。
* 扶輪知識: 建議每六次例會應至少安排一次以「扶輪知識」為主題的節目,闡揚扶輪的信念、價值、宗旨、職業倫理及四大考驗等應用。可邀請扶輪知識委員會共同參與。
* 多元主題與形式:
* 專題演講: 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成功人士分享專業知識、人生經驗、時事議題等。主題可以多元化,如經濟趨勢、健康養生、文化藝術、科技發展、社會公益等。
* 社友分享: 鼓勵社友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服務心得、旅行見聞或生活趣事,增進彼此了解和情誼。
* 爐邊會/分組討論: 創造小組交流的機會,讓社友有更多發言和互動的空間,促進深層次的聯誼和意見交流。
* 社慶與特殊節日: 安排特別節目慶祝社慶、生日、結婚紀念日等重要日子,增加歡樂氛圍。
* 社會服務報告: 安排時間報告扶輪社的社會服務計畫進展和成果,讓社員了解參與服務的意義。
* 聯誼活動: 除了例會,也可規劃如高爾夫球、登山、家庭日等戶外聯誼活動,增進社友及其眷屬的互動。
* 主題與時事結合: 讓節目與扶輪社目前進行的計畫、活動以及時下關注的議題相關,提高社友的參與度和興趣。
* 委員會輪流負責: 讓各委員會輪流負責安排節目,可以發揮不同委員的專長和創意,也能減輕節目主委的負擔。
三、執行與細節管理:
* 提前規劃與邀請: 儘早確認主講人、主持人及節目流程,並提早發出邀請,確保有充足的時間準備。
* 優化流程: 例會流程應流暢,時間掌控得宜。包括註冊、聯誼、用餐、歡唱、各委員會報告、節目時間、社長報告、出席報告、紅箱時間等環節。
* 主講人溝通: 與主講人充分溝通演講內容、時間限制及需求,並協助準備相關簡報或設備。
* 現場氣氛營造: 擔任例會司儀,維持秩序,並創造活潑有趣的氛圍。
* 致謝與回饋: 例會後及時向主講人致謝,並收集社員對節目的回饋意見,作為未來改進的參考。
四、增進社員參與:
* 鼓勵出席: 規劃有趣的節目是提高出席率的關鍵。同時,也可鼓勵社友補出席友社例會,並表揚全勤社友。
* 創造交流機會: 在會議中佩戴名牌,並安排座位輪調,確保社員彼此認識。在社刊中刊登各種社員及社交活動的消息。
* 發揮社員專長: 鼓勵社員參與各委員會工作,並運用他們的才能和專業知識,共同規劃和執行節目。
五、溝通與合作:
* 與社長、理事會密切合作: 定期向社長報告節目規劃進度,並聽取理事會的指導意見。
* 與各委員會協調: 與社務行政、公共關係、社員發展、扶輪知識等委員會密切合作,共同推動社務發展。
* 與地區總監及助理總監聯繫: 了解地區的目標和方向,並將相關資訊傳達給社員。
成功的節目主委應具備的特質:
* 創意與靈活度: 能不斷發掘新穎、有趣的節目內容。
* 組織與協調能力: 能有效地規劃、安排和執行各項節目。
* 溝通與人際關係: 能與主講人、社友、各委員會保持良好的溝通。
* 對扶輪的熱情與認知: 深入了解扶輪宗旨與精神,並將其融入節目中。
總而言之,做好扶輪社的節目主委,不僅需要周密的規劃和細緻的執行,更需要對扶輪的熱情、對社友的關懷,以及不斷創新的精神,才能讓例會成為社員期待的活動,並有效傳遞扶輪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