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分享
第三十篇 如何玩扶輪?
2025/08/28
好人客扶輪開講系列
永和社 程聖民PP Frank
第三十篇 如何玩扶輪?
扶輪是由親善、寛容、及服務的精神所誕生———保羅.哈里斯一、前言
參加扶輪38年,佔了我76歲人生的一半,扶輪賦予我豐富的人生,讓我每天過著享受扶輪服務的生活及享受付出的喜悅,因此本著野人獻曝的心情與大家分享我玩扶輪的經驗。
二、如何玩扶輪?
1、認識扶輪
回想當初參加扶輪的時候全世界扶輪社員人數剛超過100萬人,我是百萬社員週加入的,當週加入的人有機會被抽中免費參加國際年會,很可惜沒被抽中。我參加當時1986女性不能參加的,但是經過3 8年現在人數約120萬人,若扣除約25%的女性社員,則人數是嚴重衰退的,透過長期觀察研究,發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員對扶輪的認識不夠。
參加扶輪當然對於扶輪的章程及行事規範必須瞭解,因為那是基本的遊戲規則,所以有空我就閲讀「扶輪通解」「程序手冊」「扶輪行事規範」等書,讓自己的行為合宜。並閱讀保羅哈里斯所著「扶輪的創始人」「扶輪的年代」「扶輪之路」「一世紀的服務」「扶輪面面觀」「黃金般的交織」等書讓自己更瞭解扶輪。
2、將扶輪「超我服務」的DNA根植於心
扶輪服務哲學有其演化的過程,從最初一人一業利己的「職業服務」(I serve)到包含「社會服務」的「集體服務」(We serve ),再擴展至「國際服務」的「超我服務」(Service above self)。比較其他社團的(獅子會的We serve)(同濟會的We build)等,扶輪的服務哲學更為完備,所以我將其根植於心身體力行,然後以「四大考驗」檢驗自己,且以身為扶輪社員為榮,並以發掦扶輪為終身職志。
3、勤於出席
在思想上建立正確觀念之後,必須化為行動才會產生力量及功效。一個成功的人除了要有能力及經驗了外更要有豐沛的人脈,勤於出席除了促進聯誼之外,更重要的是累積人脈。當我們一參加扶輪社馬上就有幾十個大部分不同行業的朋友,而且透過扶輪獨特的補出席制度,立刻與全世界約120萬個社友聯上線,這是個多大的拓展人際關係交朋友的平台,缺席等於自己辜負了這個平台放棄了瞭解別人及被人瞭解的大好機會。
我除了剛開始那幾年對扶輪不甚瞭解沒有100%出席外,後來超過30年都是100%甚至200%、300%的出席率,由於出席及補出席讓我交到很多好朋友,在生活上及事業上獲益良多。
4、勇於承擔職務
很多人加入扶輪社的目的是為了做生意,這是對的。但過一陣子發現沒什麼生意做就退社了,這是錯的。在扶輪社做生意的方式是不同的。「不爭取、不推辭」「進來學習、出去服務」「服務越多、獲益越大」是我入社時PP們灌輸的觀念,我牢記在心。扶輪職務都是輪流擔任及無給職,所以勇於承擔職務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是最佳的磨練及經驗獲取的機會,更是建立個人信用最好的機會,我們必須在社裡勤於出席及勇於承擔職務,學習自我時間的管理及累積做事的經驗並建立個人的信用之後,社友才會變成我們最大的貴人。沒有人會願意跟一個出席率差,遇事推、拖、拉的人做生意的,不是嗎?吝於付出的人怎能苛求得到別人的幫助,自己永遠是自己最大的貴人。
因為勤於出席,在社裡及地區勇於承擔職務,建立的信譽,讓我的事業獲益良多。
5、將家庭融入扶輪
扶輪不是單純的聯誼團體或慈善團體,它具體而言是一個教育團體,教導我們如何服務他人,訓練我們領導及被領導及做事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將家庭融入扶輪,鼓勵寶眷參加各種活動共同成長。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青少年交換活動或扶少團或扶青團(社)等,藉由各種服務活動養成他們獨立的人格及優良的品性,多年參與青少年交換委員會的觀察,發現小朋友出去一年比在國內五六年的成長還大。我兒子以前因為參加扶青團的經歷讓他不僅申請到華頓商學院MBA的入學資格並獲得獎學金,在學校給他函中提到除了肯定他的能力外,更肯定他對社會的服務(參加服務的社團經歷)。
扶輪還有很多的資源可供運用及融入,當我投入越深越有感覺,接下來我想要繼續玩的是「扶輪友誼交換」及「房子交換(home exchange)」活動。
三、結語
希望大家和我一樣效法扶輪基金之父-阿奇柯藍夫一様,「想也扶輪、睡也扶輪、夢也扶輪」然後一定能「享受扶輪」。
上一則: 第三十一篇 扶輪頌
下一則: 第二十九篇 扶輪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