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康分享

第二篇 扶輪社友的相處之道 「道法自然,雨擲風行」

2025/08/28

 好人客扶輪開講系列
永和社 程聖民PP Frank

第二篇

扶輪社友的相處之道

「道法自然,雨擲風行」


扶輪社是一個以「服務」為核心,以「親善、寬容」為基石的社團。在扶輪的廣闊天地中,服務固然是社友們共同的志業,然而,社友之間的聯誼,更是維繫社團生命力不可或缺的環節。這份聯誼,如同道家思想中「雨擲任從行處去,一靈常與氣相隨」的境界,其精髓在於順應自然、不執著,卻又彼此相應、和諧共生。
「雨擲任從行處去」,道出了扶輪社友相處的真諦。人與人的交往,最忌諱的便是刻意與強求。如同雨滴落下,不問去處,不求回報,僅僅是隨性而至。在扶輪社中,社友們來自各行各業,背景各異,個性紛呈。若要建立真摯的友誼,便不能帶著預設的框架或目的去接近彼此。而是要放下身段,以一顆開放的心,去接納每一位社友的獨特性。不必強求每個人都與自己志趣相投,也不必執著於某種特定的交往模式。有時,一個眼神的交會,一個默契的微笑,一句簡單的問候,便足以串聯起彼此的緣分。讓友誼如同雨滴般,自然地灑落在每一個需要滋潤的心田,不預設方向,不追求目的,純粹而真誠。
這份「任從行處去」的灑脫,體現在扶輪社的各個面向。在社務運作中,當社友提出不同的意見或建議時,能夠保持一份寬容與尊重。不必急於辯駁,也不必執著於自己的觀點。如同雨滴融入大海,不分彼此,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份寬容,讓社內充滿了多元的聲音,也為創意的火花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聯誼活動中,更是體現了這份自然。無論是輕鬆的茶敘,還是熱鬧的餐會,社友們都能自在地參與,不拘泥於形式,不計較得失。有時是一場隨興的聊天,有時是一次偶然的相遇,這些不經意的片刻,往往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友誼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自然生長。
然而,「一靈常與氣相隨」則更深層次地闡釋了扶輪社友之間的連結。儘管追求隨性與不執著,但這並不意味著散漫與疏離。恰恰相反,在扶輪社這個大家庭中,社友們彼此之間存在著一種看不見卻感受得到的「氣」——那便是共同的理念、服務的熱情以及相互扶持的默契。這份「氣」讓每一位社友的「靈」彼此感應,即使身處不同的角落,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與支持。當一位社友需要幫助時,其他社友便能自然地伸出援手,無需言說,無需請求,這份「氣」的牽引,讓彼此的心靈緊密相連。
這種「氣」的相隨,也體現在扶輪的服務精神中。當社友們為了一個共同的服務目標而努力時,即使過程中會有分歧,會有挑戰,但最終都能因為那份對服務的熱忱與對彼此的信任,而凝聚在一起。這種「氣」讓每個個體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連結、相互成就的共同體。它讓社友們能夠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歸屬感,在服務的過程中找到自我價值,也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雨擲任從行處去,一靈常與氣相隨。」這兩句話為扶輪社友的相處之道勾勒出了一幅寫意的畫卷。它提醒我們,真摯的友誼不需刻意經營,而是在順應自然中慢慢培養;真正的連結不需言語闡明,而是在共同的頻率中彼此感應。願扶輪社的每一位社友,都能在這種道法自然的相處中,體驗到親善的溫暖、寬容的力量,以及服務的喜悅,讓這份獨特的社誼,如同源源不斷的活水,滋養著彼此的心靈,也照亮著更多需要幫助的角落。